吴祎萌 | 跨文化设计
吴祎萌,1983年生于上海,九岁起生活在德国,在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和柏林艺术大学学习(HICKMANN大师班硕士毕业)。2010年在柏林创立了“STUDIO WU 無”工作室,重点为跨文化设计。 作品曾多次被展出并获奖,包括德国设计奖、德国最美图书奖、台湾金点设计奖、HIII TYPOGRAPHY 字体大赛铜奖,入选“全球80后华人100位优秀设计师展”等。
获奖作品
-01-
《我的德国,我的中国——9年中德媒体使者》
第四届Hiii Illustration国际插画大赛
评审奖、商业组最佳作品奖
一本庆祝九年“媒体大使”的好书,这是由罗伯特· 博世基金会发起的一个项目。 德国记者在中国当地媒体机构中担任“媒体大使”3 个月,反过来中国记者亦是。 在这本出版物中,记者透露了他们的个人印象和故事。吴祎萌已经为20 篇文章绘制了20 个插图。 这本书的设计是与FLORIAN HAUER 合作开发的。
*该作品收录在《Hiii Illustration国际插画作品集 第四辑》中,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获奖作品
-02-
《柏京体》
第二届Hiii Typography中英文字体设计大赛
铜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135dgbmp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柏京体是一个手绘的True Type, CJK, GB 2312-80 字库。它受到20世纪初海派风格的影响,“柏京体”的几何结构来自德国包豪斯BAUHAUS的基础理念。技术上借鉴了欧式传统钢笔的刚劲笔锋,三角形和线条的组合产生了表现主义的豪放效果。字体风格活力蓬勃,笔势伸展如龙蛇舞动,同时又受欧阳体的影响,结构布局是平正工整,严谨峭劲,有疏有密,稳中而生动。西方设计风格和中国传统书法形式的结合,组成现代摩登派的新字库。
*该作品收录在《嗨字》中,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获奖作品
-03-
《孔子学院2011》
第一届Hiii Typography中英文字体设计大赛
优异奖
柏林孔子学院在德国首都推广中国文化和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本书小册子是该学院的一年日程安排,包括孔子学院的各种课程和节目:演讲,展览,朗诵会等等。封面和内册的字体插图是由纸条拼成的,显得活泼生动。
对话吴祎萌
吴祎萌,“一位来自德国的设计师”,这是人们介绍她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出生于中国,成长于德国,吴祎萌有时感觉自己迷失在两种文化里。“在德国我是那个‘中国人’,对中国无所不知(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国是个非常复杂和多样的国家)。但在中国,我的标签又是‘来自德国的设计师’,了解欧洲的设计风潮和传统,却对当今的中国一无所知。”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意识到,文化融合其实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第三种文化。
作为 “香蕉人” 的好处是,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选择。 “饮食上我肯定选中国,工作态度上我更像德国人。如果更深入地剖析自己的话,那么我的智识层面更偏向德国人,但是深处的灵魂我仍然感觉是中国人的。”
多元文化的背景让吴祎萌能够站在他者视野下客观地观察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Studio Wu 無”,主要方向就是跨文化设计。
《我的德国,我的中国——9 年中德媒体使者》一书是罗伯特 · 博世基金会委托“Studio Wu 無”为中德媒体使者项目设计一本精美的纪念书,这个项目多年以来致力于将德国和中国的记者派往对方国家,并根据意愿到当地一家媒体机构工作(比如报纸或电视台)。这本纪念书中收录了中德使者们在当地的见闻感想,除了设计整本书外,吴祎萌还为 20 篇文章作了插画。
书中的故事不仅来自中国,另一部分由中国记者撰写的文章也反映了德国的社会生活。吴祎萌用幽默和孩童般天真的视角——就像一个外来者踏入一个陌生国家是自然而然会带有的——去呈现这些故事。
“在我印象中,中国城市有些喧闹, 是橘黄色的,而德国城市更偏蓝色。丝网印的插图风格为真实故事带来一 种幻想、抽象的气质。”
吴祎萌致力于在两个文化之间,用专业知识,以视觉的方式搭建起一座桥梁。“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符号,比如字体、颜色和气氛,激发出人们对于另一个文化的好奇。”
*以上图文来自
《Hiii Illustration国际插画作品集 第四辑》
*书籍访谈页面
更多作品
《中—德城市创者》
《中医插图》
《üBERFUNKTION 书籍设计》
*衷心感谢嘉宾的支持与配合*
© 本文图片&资料源自吴祎萌
由 Hiiibrand 编写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限时+限量预售 全国包邮
5月24日 起正式发货
《嗨字》限时预售 全国包邮
5月21日起正式发货